“争先进位看济宁”系列报道之三|强省建设的济宁坐标:争先进位,勇立潮头

2023-05-18 08:17:24 来源:凤凰网

编者按:奋进新时代,国内城市千帆逐浪。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济宁,矢志不移推动制造业强市战略,聚力打造传统文化“两创”高地,高质量发展蔚然起势。

5月10日至12日,济宁组织“文化‘两创’担使命 助企攀登促发展”为主题的央媒省媒济宁行活动,凤凰网山东全程参与。为进一步聚焦济宁在文化“两创”和制造业强市建设中的积极作为,凤凰网山东推出“争先进位看济宁”系列报道,从文化“两创”、制造业强市及发展未来三个方面,生动展现济宁瞩目成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奋勇争先的新时代,各个城市卯足干劲,争相实现新突破。

山东16市同样如此。在山东强省建设步入关键期的当下,16市的发展与作为,将深刻影响经济大省山东的未来。

令人欣喜的是,资源型城市济宁在高质量发展中交出了令人期待的答卷,给强省建设注入“济宁力量”。

日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公布2022年度16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结果,济宁市获得“一等”考核等次。

外界评价称,这一成绩凝聚了济宁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底色,更展现了济宁下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成绩来之不易。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特别是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济宁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和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到了影响将来的“转型关键期”。

能否实现突破,不但关系到济宁在省内城市的竞争位次,更关系到济宁城市的长远未来。

为此,济宁迎难而上、科学决策,创新实干、积极作为。济宁传统产业占比较重,特别是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居多,针对产业升级,济宁果断提出了制造业强市战略。

济宁举全市之力突破先进制造业。艰辛付出之后,成绩令人瞩目。2022年,济宁获评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253家,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全省首位。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济宁的发力重点和发展看点。济宁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全省第一位。

多个省内第一表明,济宁在现代产业的构建上,不但措施得当,而且成效明显。

从根本上看,一个城市的起势,根基是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而激励一个城市不断向上向前的力量却是根植于这座城市深处的文化基因。

滋养于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济宁,在新时代聚力推进文化“两创”,通过诸多首创性、独创性的尝试与模式,济宁构筑起文化“两创”的新高地,文化软实力变身经济发展的“强引擎”,不断推动济宁从文化自信迈向发展自信。

5月10日至12日的媒体行,凤凰网山东深刻感受到了济宁发展活力强、发展动力足、发展后劲大的新时代脉搏。

此前,济宁曾一度明确表示要不断争先进位,确保全省前5,全力冲刺全省前3。而且,济宁还提出,要不断“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

一个城市对未来的定位,深刻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格局、魄力和发展空间。

2021年,济宁GDP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2022年济宁GDP维持了稳定的高质量增长。今年一季度,济宁实现了5.5%的经济增速,位居全省第三。

济宁这几年的“爆发”并非偶然。敏锐的城市观察者已经注意到,长久以来,济宁脚踏实地,务实创新,锐意改革,聚力发展,在制造业强省和文化“两创”等诸多关键性工程的突破下,济宁最终迎来了今日的“厚积薄发”。

当然,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济宁转型的阵痛,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济宁骨子深处的创新、韧性等强大基因。在改革、创新、实干的牵引下,济宁从一个突破走向另一个突破。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济宁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齐头并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发展逻辑,让济宁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济宁坚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当改革的出发点站在每一位普通市民与劳动者的视角,种下去的“力”就与长出来的“力”,相辅相成。最终,这种合力成为推动城市成长、进步、蜕变的强大力量。

如今,济宁的高质量发展和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为山东强省建设带来了新的期待。我们相信,类似济宁这样的城市的继续发力,无疑将加速推动山东实现由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战略性转变。

(凤凰网山东 张顺军)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